中国义勇军网——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她的捍卫者,关怀最后的抗战老兵及遗属
  首 页 以热爱祖国为荣 义勇军在行动 抗战史学刊 专题研究 烈 士 陵 园 义勇军论坛 留言簿 商务.文化 
 
通知:请被掳往日本的中国劳工领补偿款 
加入时间:2010/1/10 17:01:49   点击数:20664
                                                        
 
 
 
 

 

--------------------------------------------------------------------------------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A11 河南综合 2010年01月12日  
 

  □记者杜文育
  本报许昌讯“希望能够找寻到河南二战被掳劳工的家人,早一点让他们得到补偿。”昨日,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筹委会顾问王留柱说。
  王留柱是襄城县一名退休干部,多年来一直坚持进行二战被掳劳工调查工作。他介绍,1944年,360名中国人被强掳到日本广岛县安野发电站建设(西松建设)工地,在日本监工的殴打辱骂下,从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饥饿、寒冷、劳累、疾病和工地上时有发生的事故,致使中国劳工死亡29人,负伤112人,患病269人次,终身残疾至少5人。
  1993年,受害劳工开始走上维权道路。历时16年,历经3次诉讼,2009年10月23日与西松建设公司达成和解。12月20日,首批38名受害劳工或劳工遗属,在山东省领取了日本西松建设公司方面交付的“补偿款”,每人60万日元(合人民币4.5万余元)。
  王留柱说,360名劳工中有10个河南人。为方便劳工家属联系,王留柱特意留下了他的电话13598953893。
  线索提供王晓楠
  河南劳工名单
  
  南乐县        彭改顺
  临颍县杜庄    文德昌
  临颍县阎庄    阎代正
  西华县韭菜园  王银
  西华县赵镇    赵风起
  长葛市尚庄    尚德全
  尉氏县后苦院  王义民
  内黄县南关    焦章海
  鲁山县洋河村  张福明
  兰考县张庄村  张庆芝
  

 


来源:大河网
网络版编辑:连岳雷
 
  
 

 
 
 
 
 
 
 
 
 
 
 
 
 
 
 
 王留柱紧急呼吁:找寻9名二战被掳劳工
                {背景资料}   1944年,360名中国人被强掳到日本广岛县安野发电站建设{西松建设}工地,在日本监工的任意殴打辱骂下,从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饥饿、寒冷、劳累、疾病和工地上时有发生的事故,致使中国劳工死亡29人,负伤112人,患病269人次,终生残疾至少5人。1993年,受害劳工开始走上了维权道路。历时16年,历经3次诉讼,2009年10月23日与西松建设达成和解。         
         据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二战被掳中国劳工调查的王留柱老师介绍,360名劳工中有10个河南人,目前确定身份的只有南乐县彭改顺{已去世}一人,其他九人分别是临颍县、西华县各两人,长葛县、考城县、鲁山县、内黄县、尉氏县各一人,王留柱老师希望通过本报紧急呼吁:找寻9名二战被掳劳工,能早一点让他们的遗属得到补偿,是对我的最大安慰------
        王留柱老师说,2009年12月20日上午,其他地区的首批38名受害劳工或劳工遗属,已在济南领取了日本西松建设公司方面交付的每人60万日元(合人民币4.5万余元)的“补偿金”。这次发放的“补偿金”是西松建设方面发放的首批“补偿金”,今年春节前还将进行第二批受害人“补偿款”的发放,春节后发放第三批,此后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发放,而是继续寻找受害劳工,找到一个就发放一个。作为和解内容的一部分,2010年5月15日将在日本安野建碑纪念这段历史。纪念碑将选在劳工们当年挖山洞的地方,碑文已确定为“安野·中国受难劳工之碑”,两侧将刻上360名受害劳工的姓名。
          多年来一直坚持宣传王留柱老师进行二战被掳劳工调查工作的《中国义勇军网》负责人王晓楠说,作为受害方,我国民间对日索赔历尽坎坷,除了日本少数右翼势力的阻挠外,我方历史资料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次获得赔偿的360名劳工确定身份的也只有150人,王留柱老师已年过古稀,二十多年来一直自费从事被掳劳工调查,现已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找到109人,《二战被掳劳工百人访谈录》即将出版,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将为以后的民间对日索赔和相关历史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撑。
                                       
         

          20日上午,曾在二战期间被强掳到日本的首批38名受害中国劳工中的5名幸存者及其他劳工的家属,在济南接受了日本西松建设公司方面交付的每人60万日元(合人民币4.5万余元)的“补偿金”。


   本报济南12月20日讯 20日上午,曾在二战期间被强掳到日本广岛安野的首批38名受害劳工中的5名幸存者及其他劳工的家属,在济南接受了日本西松建设公司方面交付的每人60万日元(合人民币4.5万余元)的“补偿金”。此后,360名安野中国受害劳工中已被找到的其余人员或遗属将陆续领到“补偿金”。

  根据此前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西松建设将向360名受害劳工提供2.5亿日元的赔偿,其中每个受害人将获得60万日元的赔偿,剩余资金将用作修建纪念碑、受害者重访旧地祭奠在日死难者的费用。此外,360名受害劳工已经找到了150名,寻找其他受害者及其家属的费用也包含在2.5亿赔偿款中。

  20日上午,当5名中国受害劳工邵义诚、张信鸿、郑继彪、周贯一、杨济雷从日本律师内田雅敏手中接过2280万日元的支票时,全场无不动容。一直参与劳工对西松建设索赔的河北大学教授刘宝辰向记者介绍,此次和解赔偿,共历时16年,历经3次诉讼,受害中国劳工及其家属维权过程非常艰辛。

  1944年,360名中国人被强掳到广岛县安野发电站建设工地,在日本监工的任意殴打辱骂下,从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饥饿、寒冷、劳累、疾病和工地上时有发生的事故,致使中国劳工死亡29人,负伤112人,患病269人次,终生残疾至少5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有些人得以回到中国,但这段历史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刘宝辰教授说,1992年4月,一些日本友人委托他寻找曾经被强掳到安野的360名受害劳工,1993年,受害劳工开始走上了维权道路。1995年8月,广岛安野中国受害劳工联谊会正式成立,受害劳工开始有组织地向西松建设公司提出索赔,从1998年开始向广岛法院提起诉讼,历经3次诉讼,终于在今年10月23日与西松建设达成和解。

  这次发放的“补偿金”是西松建设方面发放的首批“补偿金”,先向38名受害人及其家属发放。明年春节前还将进行第二批受害人“补偿款”的发放,春节后发放第三批,此后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发放,而是继续寻找受害劳工,找到一个就发放一个。同时还将在2010年5月15日,在日本安野西松发电站竖立纪念碑,纪念这段不能遗忘的历史。

  受害劳工女儿:遗憾父亲没能看到

  20日,当尹香芝拿到60万日元的“补偿款”时,她忍不住流下泪来。尹香芝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叫尹秀芝,青岛即墨人,也是西松建设的受害人之一,今年10月7日刚刚去世,去世时92岁,他参与向西松建设索赔诉讼已经10年了。

  “我很遗憾我爸爸没能看到这个结果,离结果出来只有几天啊!”尹香芝哽咽着说,那段父亲被掳去的历史,对他们家来说是一段悲惨的记忆。“当年我父亲被日本人抓走时,马上就要过年了。”家人熬过那个凄苦的春节,此后面对的就是亲人长时间的杳无音讯、生死未卜,一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尹秀芝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相比我父亲在日本受的苦,这些钱真是不值什么,也就是一点安慰吧。”

  中国律师董一鸣:没有诉讼就不会有和解

  “如果没有此前的一系列索赔诉讼,就不会有现在的和解。”曾十余次赴日参与有关诉讼的众成仁和律师集团律师董一鸣这样说。

  董一鸣说,二战期间被强掳到日本的山东籍劳工有8000人左右,真正参与到对日索赔诉讼中来的只有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提起的诉讼意义重大。

  “不能因为和解就否定诉讼,恰恰相反,和解的实现正是说明了诉讼的作用。事实证明诉讼是推动和解的有效手段,如果不是一系列的索赔诉讼,日本的有关企业是不会主动来和解的。”董一鸣说,有的日本企业起初并不承认强掳劳工、强制劳动的历史事实,而经过一次次审判,尽管没有判决胜诉,但法庭还是确认了有关历史事实。

  河北大学教授刘宝辰:和解是目前最可取的办法

  西松安野劳工问题目前以和解的形式有了一个解决方案。作为“安野案件”的调查人和日本“中国劳工·西松建设裁判支援会”的联络人,河北大学华工问题研究室的刘宝辰教授从1993年就参与了这起华工索赔案,他表示,这次和解有局限性,也有积极的意义。

  刘宝辰说,在2007年的判决中,日本最高法院以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为由剥夺了中国的民间索赔权,这是不可接受的;而此次和解中,对方支付的“补偿款”不多,这也是一种无奈和妥协的结果。

  “不过,此次和解有积极的一面。”刘宝辰认为,在日本打官司,中国民间已经无法打赢了,日本最高法院的“附言”也是要求双方通过和解的办法尽快解决问题。十几年来,“安野案件”中可联系到的健在者已由69人减至19 人,“这些老人如今都已经八九十岁高龄,他们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讨回公道”。

  刘宝辰指出,此次和解并不是屈辱的和解,而是实现了原告坚持的三项原则:“谢罪”、“立碑”、“补偿”,也实现了360人整体解决的要求,这比打官司要好,因为打官司只能解决5名原告的要求。

  “我觉得用和解的办法解决问题是目前最合适和最可取的,因为这样既赢得了尊严,又很务实。”刘宝辰教授说。

  作为和解内容的一部分,2010年5月15日将在日本安野建碑纪念这段历史。纪念碑将选在劳工们当年挖山洞的地方,碑文已确定为“安野·中国受难劳工之碑”,两侧将刻上360名受害劳工的姓名。

  刘宝辰希望,此次西松和解能对解决中日之间的其他遗留问题起到启迪和促进作用。

  日本友人川原洋子:中国劳工史也是日本的历史

  现年59岁的川原洋子是中国劳工·西松建设裁判支援会的秘书长,为了支援中国受害劳工向日本企业索赔,她已在中日两国之间奔波了17年。

  川原告诉记者,她是日本广岛县人,最初是调查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的受害者,但调查中发现,位于广岛的西松建设安野发电所存在二战末期强掳360名中国劳工的情况。为了弄清楚这段历史,她开始联系中日两国友人,着手调查“安野案件”。

  “劳工的历史虽然是中国的历史,但同时也是日本的历史。我们也想把这段历史弄清楚,告诉我们的后人。”川原说。

版权所有:中国义勇军网
联系电话:13837446306 联系人:王晓楠 E-mail:wangxiaonan05@163.com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