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没有?我要说,没有!至少这是一场没有总结的战争。原因很简单,今天的两岸对峙,以及中日之间的龃龉,都是缘于二次世界大战的余绪未了。没有九一八日本掳掠了东北,不会有伪满洲国、七七事变,更不会有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但是日本迄今还在饰掩当年的战争罪行;没有国际强权恐惧中国在战后的崛起,就没有出卖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密约,把日本侵略中国的战利转售给苏联,没有美苏的战略斗争,也没有打打停停的国共内战,以及美日安保同盟,和美国的围堵。从朝鲜半岛打到中南半岛。 冷战不是结束了吗?东欧不是解放了吗?但是美日安保同盟怎么更强化了呢?两岸争拗从一九九五年始怎么会愈见恶化,危机迭见?有无做手在幕后策动?
从表象观察这似乎是很复杂的东亚区域和平危机,但稍有点历史感的都知道,这就是二战历史的延续,用逆推法切入,答案更简单。我们不妨先问:究竟是那些国家最能从两岸争拗中获利?中国要等到那一天才可能看到和平统一,这是所有中国人好几代以来共同的期望,台独当然是挑战,但谁都知道台独是不可能单独成事的,这又是那些国家乐见两岸长期分裂。是那个国家公开声言:「统一不准;台独不可」,为什么?美其名维持现状,也不讳言这是为美国国家利益设想。美日安保条约公开把台湾周边有事列入,日本也得介入后,随即可以看到日本不惜升高中日冲突的种种作为。过去很多年,只要出现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的同时,人们同时可以听到种种中国威胁论,这又是从何而来?答案不是很明白吗? 美日安保同盟的国力和军力加总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最具霸权条件的军工复合体。也是随时可能发动战争且具胜算的霸权结合。人类若因战争而致文明悲剧性的大倒退,也只有这一军工复合体才有能力施为。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何惧之有?但事实摆在两岸中国人眼前,两岸的对峙加深,中国的持续分裂,正是美日共同的战略利益。妖魔化中国不足,更一再以扭曲历史的办法分化两岸人民的感情,破坏两岸共同拥有的历史记忆。有历史感的中国人都可以理解,这就是「以华制华」的翻版:「以台制中」;台独也不必得意,这是一个可逆的等号,随时都可以藉此「以中制台」。而且非多玩几次「以中制台」,否则「以台制中」就很难上手。二OO三年南朝鲜新选出的大统领卢武铉公开说,南北韩冲突是美国的利益,两岸人民更可思过半矣。
继《一九九五年闰八月》作为预言书轰动两岸三地后,作者郑浪平以中国人对世界史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奉献,重新追溯中国人八年抗日战争的史实,除了要告诉世人,中国人固然惨遭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南京的大屠杀,但中国人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更不容遗忘,这才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血肉长城,不但应成为今天所有身为中国人的共同历史记忆,也应为世界史留下一段历史真相,不容抹灭。可以更进一步说明的是:若能理解这一段英勇抗日的史实,以及清楚认识日本拒绝承认战争罪行的种种恶行和遁辞,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在二OO五年的四月神州大陆会到处出现抗日游行以及拒买日货的风潮。若能掌握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就能理解国民党主席连战何以会选择此时重返大陆,反台独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得接踵前往北京。这也说明连、宋两人很清楚不能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缺席。 作者郑浪平带着家国之痛写出这段长篇抗日史实,而且预见到日本拒绝承认中国战场上的失败:「所以中日之间的问题,就存在这种不正确的心理障碍,在现在与将来,仍然潜伏着引爆中日之间摩擦与冲突的可能。」果不其然,中日冲突正在升温。也若非如此,日本或许更将得寸进尺,自甘美国霸权的马前卒而不自觉。 除了文字语言外,中国人还有什么更多的记忆,历经抗日战争的苦难,接着还国共内战和两岸对峙,中国人的记忆分裂了,历史图像也错乱了,中国的百年悲剧还要延续多久,通过这本书,或许可以乐观的说,这是一部足以重建中国人共同历史记忆的好书。只要能记取教训,学会反省,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可以到来。未来的世界格局既不是战争所能决定,更不是中国威胁论或围堵中国所能济事,而在市场决定。也可以乐观的预见: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在中国,最能决定市场前景的就是中国人。只要坚持中国人自有的历史记忆,只要坚持和平崛起,中国人要能自行处理内部矛盾和斗争,接受民主和人权的基本价值;出自权谋和褊狭心态的美日军国霸权终将自行解体崩溃。中国人终将立足世界舞台成为挡不住的主流。 第二次中日战争(一九三一--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日本蓄意强力支裂中国、征服中国的一次总力战,也是中华民族在忍无可忍、无可妥协的情况下全力奋起以与强敌仇国的日本做生死存亡、有进无退、有我无敌的一次拼命大战;而此一战争在全面展开的约略八年期间与在此之前断断续续作战不停的约略六年期间,也正充分形成为中华民族起衰振眛、转弱为强的关键年代---经过了长达十四年之久、运用各种方式的软拼、硬拼、死战、缠斗的全面性各种方式的抗争,中国终于与美、苏、英、荷等国一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迫使日本俯首就降,吐出它自一八九五年以来「偷窃」自中国的所有果实。中华民族竟然奇迹似的像浴火后重生的凤凰一样,蓦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遍体鳞伤、在物质外貌落后衰败的旧中国,一跃而蜕变为在全世界各国外交总坫坛的联合国内昂首阔步、巍然为五个核心领导国的成员之一,为举世所尊敬。此后,中国人在战后的艰困年代中,虽然继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的过程中,举步艰难地挣扎向前,但她的成就是丰硕而辉煌的:当年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所殷切寄望的中国应在国际社会居有平等自由地位的愿望,是完全实现了;当年二、三十年代主持中国「革命外交」的外交斗士所毕力想竟其全功的撤废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奋斗,也早完全达到目的了。中华民族现在昂然雄立于世界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的大国之林,正逐渐能恰如其份地表现其十二亿人应有的份量了。 推始溯源,我们不能不追溯到我国族复兴契机的第二次中日战争了。我们对于影响我国族命运、总结我国族百年受够列强欺凌、全民为之痛心疾首的过去与开创崭新而光明的辉煌的前景的此一伟大事件,应该如何地深入探索而多方研究一番才对,因为这才是发掘中华民族真正精髓力量的泉源与重振我国族灵魂的关键性大课题。因此,我对于著名时事评论家郑浪平先生的大着《中国之怒吼---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的出版,而且有机会先睹为快,是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的。而郑先生在本书中以他一贯绵密、警辟而鞭辟入微的阐述与分析的写作风格,深入浅出,将此一民族圣战在不同阶段与不同方面的种种风貌,很清晰地很全面地呈现出来,读后令人有时执卷为之唏嘘叹息,而有时又令人为之振臂兴奋,感人肺腑,久久不能释怀。我要诚心地向郑先生完成此一大着恭贺致敬:恭贺他完成此一具有深意、有根有据而又通俗化十分强的大着之完成与出版。我相信广大的读者群对于本书所显现的一些细腻而生动的阐述与解释,当会有普遍的共鸣的。 事实上,正如郑先生在本书中所描述的,战后初期中国人对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的撰着,都不脱国、共内争、内战的扭曲性与局限性。此一情形,甚至时至今日,都不能完全摆脱其痕迹与影响。早期国府数据性的官方著作,如何应钦将军的《八年抗战之经过》(一九四六)、白崇禧将军的《抗战八年军事概况》(一九四六)、陈诚的《八年抗战之经过》(一九四六)、国防部史政局的《抗日御侮》(一九六六、一九七八)、张其昀的《党史概要》(又名《近八十年中国革命史》一九七九~第二版)等,固然如此;民间专家学者如吴相湘教授所撰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一九七三)、郑学稼所著《日帝侵华秘史》(一九七五)等书,亦难于摆脱此类时代的痕迹。同时期内,中共所出版的同类著作,如北京人民出版社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解放军和解放区概况》(一九五三)、李新、蔡尚思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三卷,一九六一)等等,在内容与解释上,其局限性与扭曲性的情况亦同,甚至较国府方面的撰述,犹有过之。而且,自战后一直到七十年代,由于国、共内战所导致的中国动乱,曾无或已,中国学术界在无充分的政治自由与物质贫乏的条件下,对于此民族圣战性质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完全无法做充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所以,此时期的中国人所撰写的有关论著无论在质量上与数量上都无法与该论题的重要性相比配。 一九八二年秋,日本政府教科书检定(审查)事件发生,日本新军国主义者公然想否认过去侵略中国的罪行、暴行,不只否认曾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甚至还在国定教科书中将侵略中国改之为「进出」中国,引起海峡两岸的中国、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强烈抗议,也勾起了中国人对日本新军国主义者的深仇大恨。对于海峡两岸的中国学术界,特别是研究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史学界同人,都是一大刺激,双方都感到极有加强对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研究的必要。 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学术界剑及履及即连续召开了数项有关抗日战争的大型学术研究研讨会,如一九八四年八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主办的「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亦收有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论文)及一九八五年八月的「抗战建国史研讨会」;中国国民党党史会亦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举办「孙中山先生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一九八六年十月举办「蒋中正先生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一九八七年七月举办「抗战建国学术研讨会」等;而这些学术研讨会在举办之后,都很快出版了个别的「论文集」,等于是集体性的包括许多册巨帙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而党史会在此期间也编纂出版了资料丰富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计为七编,分列为若干巨册。在私人著述方面,则有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纪念抗战五十周年》(一九八七)、李恩涵的《日本军战争暴行之研究》(一九九四)。 大陆学术界在受到日本否认侵略的重大刺激之后,也在全力努力于研究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他们首先出版的一批论著,有龚古今、唐培吉主编的《抗日战争史稿》(一九八四)、何理的《抗日战争史》、罗焕章、支绍增合撰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八七)、马仲廉的《抗日战争史话》等书;又出版了原国府将领中曾经亲身参与过对日作战的抗日战争回忆录性质的《抗日战争亲历记》,如《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华夏壮歌》等等,陆续出版。至九十年代之初,除王辅撰写的《日本侵华战争》(四大册,一九九○)、李振民、赵保真合撰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纲》(一九九二,约百万字)外,一九九一年九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持编辑的《抗日战争研究》(季刊,每年出版四册),也正式发刊,至今持续不脱一期的出版下来,内容坚实,多有相当优良的研究论文刊布。而该近代史研究所的学者在刘大年教授、张振?教授的领导下集体撰写的《日本侵华七十年》(一九九二)约计六十万字,也是一部坚实有据的一般性通论性质的极佳著作。大陆的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更于一九九二年出版《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大册,分上、中、下三卷,合计为一百五十万字的巨帙。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社科院合编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数据选编》的各主题下的档案数据如《九一八事变》、《东北经济档案》、《细菌战与毒气战》、《东北历次大惨案》、《华北历次大惨案》等,也陆续出版。至一九九二年止,大陆出版的有关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的专著、译着等总计已有约四百种,论文、回忆录等则有约两千篇。 一九九三年之后,由王桧林教授主持总纂、而由数十位中、壮、青年史学者所撰着的《抗日战争史丛书》陆续出版,预计全部将出版五十多册,每册约二十万到三十万字,分自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探讨对日战争期间的全貌。其中已经出版者,包括《日本侵华战略》、《国共谈判》、《铁血远征》、《历史的怪胎》、《第二次国共合作》、《苦难的人流》、《兵火奇观--武汉保卫战》、《大捷--台儿庄战役实录》等等(丛书尚未完全印完)。一九九七年为纪念芦沟桥事变六十周年,社科院近史所与中国史学会合编的《抗日战争》(章伯锋、庄建平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七)亦告出版。这是一项资料编篡性的巨帙,全书计分七卷十一册,包括战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对外关系,日伪政权与沦陷区、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合计近一千万字。另有刘大年主编、张振?教授等集体撰写的《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一九九七)一书出版,全书虽只三十万字左右,但内容相当精粹而涉及面甚广。此外,芦沟桥抗日纪念馆等所编着的《纪念芦沟桥事变六十周年丛书》八大册也及时发行问世,其中包括一巨帙的《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及《抗战时期的对外关系》、《侵华日军细菌战纪实》等七册,内容均系综论性质而资料则相当坚实。 不过,所有上述海峡两岸近十六、七年所出版的有关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的论著与数据性的编纂作品,与郑浪平先生所著作的本书,都在性质归类上有所不同。郑先生大作的价值,在于综合各家之说而釉取其精义,并分就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大事件,一项一项地以深入浅出、轻松灵活、娓娓动听、拨人心弦的妙笔表达出来--它更能触动读者心灵上的共鸣。这也是我最高兴向广大读者推介的一本通俗性的上佳著作。 现在第二次中日战争已经结束了五十四年之久了,新日本也在历经崛起为「经济大国」、「科技大国」、「经济超强」的过程之后,正在向「政治大国」之途迈进了。新日本在美日安保条约的美国所提供的核子伞的保护之下,正在极力想「漂白」其过去不名誉的「侵略恶行」(实际此等不名誉的「侵略恶行」在日本未诚心地、全面地、合乎法律要件地向中国、韩国、朝鲜道歉与赔偿之前,真正的「漂白」是不可能的,新日本在这方面完全无法与新德国之撇清当年纳粹德国之恶行劣迹相提并论),此外,似乎新日本已在去年开始向朝鲜半岛与台湾做其明显的政治性的觊觎与探索前进了。新日本的此一意向,特别在日美安保条约之适用范围与研究布置TMD飞弹防御(Theater Missile Defense)等重大问题上表现出表面模糊实际上则非常清楚的意向了。不过,廿一世纪强而有力的中国(不要忘记中国是一个拥有全球性第三核子武力的国家,其钢产量一亿一千多万吨,已早超过了日本和美国)与廿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已大大不同了。在核子时代「地球村」式的东亚国际现势中,无论新日本是如何强大,它如果再想做非分地利用过去「以华制华」的老把戏来重新侵犯中国与韩国(朝鲜)的主权事项,它是绝对要好好考虑它是否可能第二度沦为残酷战争广岛、长崎式悲剧的主角角色了。未来的廿一世纪应该是一个国际和平、经济繁荣与科技高超的新世界,是各主要大国在和平竞争的前题下,各自发展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新蓝图的新时代。在此总的原则之下,中国人绝不怕与日本人或美国人进行和平竞争的,但前题是中国人一定要摒弃过去李鸿章式的对日本苟安短视、保守防御的政策,而应该大踏步地勇敢向前,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无畏地与新日本和平竞赛;而且,最重要地,手中勿忘提着一根大棍(speakingsoftly but with a big stick)才对。这才是瞻望未来,追索未来的良策吧!
作者: 文青 编辑: 印权斌 |